[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五旬节意味着什么?(上)
2025/9/18 14:33:28
读者:5
■辛克莱·傅格森 (Sinclair B. Ferguson) 蒋虹嘉译

 

五旬节意味着什么?(上)

 

文/辛克莱·傅格森 (Sinclair B. Ferguson) 蒋虹嘉译

《生命季刊》第115期

 

音频为虹雨姊妹朗读:

 

译者:本文是接续上一期(114)刊登的题为“基督的升天和高举”的文章。耶稣升天后的“不多几日”(徒1:5),迎来了犹太人一年三大节期之一的五旬节。早期教会也庆祝五旬节,因为它标志着圣灵降临到耶稣的门徒身上。我们可能也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五旬节就仅仅是关于圣灵而已。在本文中,傅格森博士帮助我们从彼得在使徒行传第2章的讲道中看到,五旬节是围绕耶稣基督而展开的。

 

一、五旬节所关乎的是什么?

 

也许我应该首先说,所有真正的教会都是五旬节教会,即使他们从未这样说过,因为五旬节是属所有真正的教会,因为没有它,就不会有普世的教会。

 

五旬节是一年中的另一个基督教节日,就像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还有耶稣升天节一样,基督徒在这一天纪念和庆祝上帝在祂儿子耶稣基督里所行的大事。这是我们需要记住的第一点:五旬节是我们纪念和庆祝过去发生的一件事的日子。就像耶稣被钉十字架和复活一样,它不是一个不断重复发生的事情。五旬节永远只有那一天。

 

耶稣升天前吩咐祂的门徒要留在耶路撒冷,直到祂用圣灵给他们施洗,那时他们就会得着能力,为祂作见证,直到地极。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有好像一阵狂风吹过的响声,有像火焰般的舌头落在了门徒身上。他们开始用当地的亚兰语以外的语言说话。你一定还记得彼得在使徒行传第2章中,用一篇非常精彩的讲道向惊讶的人群解释了这一切的含义,于是有几千人受了洗。

 

我刚刚说过,五旬节就像圣诞节和复活节一样,是一个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我想再次强调,就像圣诞节和复活节一样,五旬节只发生过一次。我们不应该认为它会一再地发生,就像我们不应该相信基督的死会一再地发生一样。

 

由此,我想就我们阅读圣经中的叙事部分的方式,提出一个普遍性的观察。我猜想许多基督徒在阅读福音书和使徒行传这样的叙事时,喜欢在叙述中寻找自己。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或许也是唯一的问题就是:“在这段经文中,我在哪里?我是否像尼哥底母,或巴底买,或西门彼得,或其他什么人?” 我认为在阅读叙事时,我们需要避免这种方法。

 

当然,这些经文确实适用于我们,但首先和最重要的不是关于我们。事实上,在福音书和使徒行传中,我们首先关注的不应该是 “找到我”,而是 “找到耶稣”。祂是谁?祂是什么样的人?祂在做什么?我们首先要问:“耶稣是谁,祂在做什么?” 然后我们才要问:“那么,这如何适用于我呢?”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今天许多基督徒似乎太注重他们自己的经历,以至于他们往往会错过一些显而易见的事情。所以,如果有人问他们彼得在五旬节那天的讲道是关于什么,他们会说:“嗯,显然它是关于如何能获得圣灵的洗礼。”

 

但如果你仔细阅读和思考这段经文,我想你会对这个问题给出另一个答案。彼得的五旬节讲道说的是什么?事实上,彼得是在告诉我们这些奇异的现象意味着什么。彼得给出的答案是,它们在告诉我们一些关于主耶稣基督的事情:“如果你们要明白这件事的意义,我需要告诉你们在耶稣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他的整篇讲道实际上会被今天的人们称为关于耶稣基督的一场布道会。他传讲的是耶稣,而不是圣灵。当然,这也正是圣灵所喜悦的。当圣灵降临时,人们被引向耶稣,我们需要记住这一点。

 

二、透过圣经的视角来看

 

我知道,如果我们问大多数基督徒五旬节是关于什么,他们往往会说是关于圣灵的。当然他们并没有完全错,但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至少从西门彼得的讲道来看,他并不这么认为。彼得的讲道是为了回答人们提出的问题:门徒用各种不同的语言传讲福音、这些奇怪的声音是怎么回事?

 

当彼得在讲道中回答这个问题时,他首先驳斥了人群中那些讥诮说门徒喝醉酒的人。他指出,现在才是一天的第三个小时:按照罗马帝国的计算方法,也就是早上九点钟。彼得说,“不,这些人并没有喝醉;你们所看到的是约珥书第2章的预言正在应验。还记得上帝透过约珥所作的应许吗?将来末世来临的标志就是,上帝的灵浇灌在凡有血气的身上,浇灌在说预言、得异象、见异梦的儿女身上(珥2:28-29)。”

 

“好吧,”彼得说,“这意味着那个未来就是现在;它就发生在今天。”我们在这里几乎可以借用耶稣在拿撒勒会堂里说过的话:“这段经文今天在你们面前应验了”(路4:21)。

 

五旬节不仅仅是这些人的一次奇妙的个人经历。请注意彼得在这里的思维方式。我认为值得顺便说一下,因为首先,他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了合乎圣经的思考。仔细想想,这是西门彼得的一个巨大转变。在福音书中,他的思考通常并不符合圣经,而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并且他认为自己是对的。

 

我想我们会觉得有点好笑,如果想象彼得在解释五旬节那天发生的事情时说:“嗯,我喜欢这样来思考所正在发生的事情。”然后也许说:“约翰,安德烈,你们是怎么想的,有什么要和这里的人分享的吗?”我知道我是在画一幅漫画,但有些基督徒确实会这样说。

 

西门彼得并没有说:“我是这么想的”。不,他是戴着按照圣经处方所定制的眼镜来看待这些事情的,而帮助他的验光师就是主耶稣。从复活到升天之间,耶稣给门徒开的那些讲座彻底改变了彼得的思维方式,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普遍教训。彼得现在用按照圣经的教导所定制的眼镜来思考一切。

 

请原谅我强调一件你非常熟悉的事情。当夏娃受试探时,她犯下的一个主要错误就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待事物,而不是用聆听上帝话语的耳朵。这种错误一再重演。夏娃忘记了属灵原则中最基本的一条:上帝的圣徒是努力透过上帝话语的眼镜来看待和理解事物的。

 

我知道我刚才所说的可能听起来与五旬节那天发生的事情相去甚远,但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开始培养彼得在五旬节那天所显露出的这种新本能,这种本能正是耶稣亲自教给他的。

 

正如我所说,彼得过去总是倾向于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一切,但现在这种倾向正在逐渐消退,他正在学习像耶稣自己那样去生活——凡事都以上帝口里所说的话语为准则。他的新本能会问:“圣经对这种情况有什么看法?”

 

这是我们所有人需要学习的重要一课,但我们只有将自己的心灵与思想浸润在上帝的话语中,才能真正学到这种本能。如果各样调查中关于基督徒的统计数据属实,那么我们这些自称是福音派的人,很可能成为自宗教改革以来对圣经最无知的一代福音派基督徒。

 

所以,彼得所学到的新本能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而且是迫切重要。我们必须回到圣经中,因为今天我们无法以任何其他方式让主耶稣给我们进行为期数周的讲座。下面我们将进一步思考五旬节的意义。

 

三、欢迎来到末世

 

耶路撒冷在五旬节那一天一定是个令人惊叹的地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这里庆祝节日,各种不同肤色、面貌、语言和口音。然后在早上九点左右,发生了一件事。人们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甚至可能像龙卷风那样的呼啸。接着,这群耶稣的门徒竟用众人各自不同的语言向他们说话。难怪他们会问:“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再次,小门徒团体的发言人西门彼得站起来讲道。他甚至引用了约珥书第2章的经文。他说,“这些事情正是约珥所说的,在末世,上帝的灵要浇灌在一切有血气的身上,儿女也要说预言。” 因此,他说:“你们必须明白,这意味着末世已经开始了。”

 

难道你不喜欢当有人问你:“你觉得我们现在是不是活在末世?”因为如果你熟悉圣经,你会说:“是的,我们确实活在末世。”但问这个问题的人通常在想:“全球变暖,世界各地冲突不断,某位独裁者可能是敌基督,也许末日快到了。将会有大灾难吗?耶稣何时回来?复活即将发生吗?我们是否正活在末世?”但圣经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并不完全是这样,对吧?虽然这个问题的最后一部分——复活何时发生——实际上触及了问题的核心——因为正是复活开启了末世的到来。

 

这就是彼得在这里所谈论的内容。复活已经在耶稣的复活中实现了。正如保罗后来论到复活时所说:基督在复活节的复活,以及祂的升天和登基,已经开启了末世;祂的复活开启了末世,是末日将要发生的复活的初熟果子(林前15:20-23)。因此,末世已经开始了。

 

“不仅如此,”彼得说,“五旬节那天圣灵的降临是一个可见的标志,表明历史已被划分为两个时代:早期的日子和末后的日子。”从旧约的角度来看,曾经是未来的事情现在已经成为现实了。

 

五旬节之前,上帝的子民一直期待着复活的日子。如今,上帝的子民正活在复活的亮光之中。正如保罗所言:“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多5:17)。在仍受旧创造支配的世界中,一个新的创造已经开启了。当我们成为基督徒时,我们就成为这新创造的一部分,尽管我们仍然生活在旧创造的背景下,旧创造仍受世界、肉体和魔鬼的支配。但我们是活在复活的基督的大能中。

 

因此,五旬节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引领基督徒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看待世界,事实上看待一切。如果你是基督徒,欢迎来到末世。活在当下,知道你属于在基督里已经开启的新创造。

 

旧的已经过去,新的已经到来。正如保罗所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这新创造的一部分。当你开始透过五旬节的视角看待你的生命时,即便面对挑战,你的生命也将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氛围。当你真正经历这一切时,就会有人开始问,就像五旬节那天人们所问的:“这该如何解释?” 当然,我们的答案与西门彼得一样——最终,这一切都是因着耶稣。(待续)

 

辛克莱·傅格森 (Sinclair B. Ferguson) 著名苏格兰神学家,曾在苏格兰和美国牧会,并在美国多所神学院任教,也撰写了约50本书籍。他目前是利格尼尔事工(Ligonier Ministries)制作的每日播客(podcast)《看不见的事》(Things Unseen)的主讲,本文译自2025年6月9-13日的系列,题为“五旬节”。

 

蒋虹嘉 毕业于费城的西敏神学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目前参与神学教育和文字事工。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